?債券買賣規則
作者:注冊公司 | 發布時間:2025-03-18買賣債券的標準
4月30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債券交易規則》(以下簡稱《交易規則》),以及相關債券交易參與者的管理、一般質押回購、債券市場業務的配套指導,從即日起至5月21日,向市場公開征求三周意見。
新規則旨在不斷完善債券交易參與者制度,提高債券投資者參與交易所債券市場的便利性。促進交易機制創新,引入競價交易系統,豐富申請訂單類型,優化交易信息,從四個方面進行了改進和完善。
尤其重要的是,新規提出建立做市商制度,組織銀行或券商報價流通性低債券,包括購買價格和銷售價格。從那以后,債券流通價格的發現功能可能會有明顯的改善。
此前,債券交易規則建立了以個股為主的規則框架,并未集中體現債券特征,存在股票債券“強耦合”的缺點。根據債券市場的特點和規律,制定新的債券交易規則,完善債券交易規則體系,迫切需要解決債券交易制度的問題。
財聯記者了解到,上海證券交易所新債券交易系統將于今年下半年發布。屆時,股票和債務的分離將在交易軟件中完成,上海證券交易所將基本建立相對獨立的債券規則體系和債券交易體系,為未來證券市場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清除股票債券“強耦合”
上海證券交易所表示,為進一步落實交易所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標準債券交易行為促進了交易所債券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根據新證券法等法律法規,在整理債券交易相關業務規則的前提下,起草了《交易規則》和配套指導。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意見》規定,“積極培育公開可持續發展的金融市場,推進股票和債券銷售制度改革”。市場組織多次呼吁交易所債券市場優化和完善債券交易清算體系,完善證券市場基礎設施,促進債券交易基礎體系和技術體系更符合債券卷的規律,消除股票和債券之間“強耦合”的缺點,為債券市場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自2015年公司債券發行制度改革以來,上海證券交易所債券市場的債券交易量和代理管理量大幅增加,服務實體的經濟水平明顯提高。然而,二級債券市場建設仍存在一些不足,債券價格發現機制仍需改善。債券交易制度沒有集中體現債券市場的規律和特點。二級市場建設相對滯后,導致債券價格發現功能和流通性需要加強。“杰出債券研究人員說。
數據顯示,自2015年公司債券發行制度改革以來,上海證券交易所債券市場債券卷投放量和代管量大幅增加,服務實體經濟水平大幅提升。2024年,證券市場融資總額為6.59萬億元,比2015年同期增長3.3倍。
上述人士認為,在債券交易規則層面,以個股為主的規則框架下,債券特征并未得到集中體現。在債券交易技術體系層面,債券和股票共享一個交易軟件,不能滿足投資者對各種債券品種交易的需求,也會影響股票和債券交易風險的高效管理。
針對這一問題,迫切需要根據債券市場的特點和規律,制定新的債券交易規則,完善債券交易規則體系。
事實上,債券市場有豐富的交易模式和現金券種類。證券市場的投資主體主要是投資者,輔助投資者。債券交易本身具有大額、低頻、主要討論交易的優點。投資者的債券交易要求和債券交易方式是多樣的。
“交易規則和配套設施可以引導我們堅持債務思維,集中反映債券交易的特點。根據證券市場的客觀現實,更強烈地整合債券市場發展的需求得到了改善和改善。上述專業人士表示,這一次相當于將債券規則與個股標準分開。
最大的亮點是做市商制度
作為上交所債券交易業務的基本業務規則,《交易規則》對債券交易的各個階段都提出了全面、整體和基本的要求。這一優化與健全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建立完善債券交易參與人體制度。不斷完善債券交易參與者制度,適應各類參與者參與債券交易的安排,提高債券投資者參與債券市場的便利性。
第二,創新債券交易系統。為了促進交易所債券市場的擴大和開放,與銀行間債券市場共享數據,方便國內外機構參與交易所債券的投資和交易,交易所擬根據交易所債券市場的特點,參考國內外債券市場的做法,完善債券交易方式,根據債券交易的本質特點,將債券交易方式分為五種:配對交易、點擊交易、詢價交易、競價交易和協商交易。
“其實標準中有更多的靈活性,比如五種交易規則可以選擇;交易方式可以選擇擔保非擔保;交貨日期可以選擇,選擇t天,t 1日或t 二日;交易時間由原規定的15:30結束,未來最多可支持到20:00,長期的交易時間有利于海外投資者的參與。”有專業人士這樣表達。
第三,是對通用質押回購管理體系進行優化和整合。包括名稱和相關術語的變化;在保留競價交易和中央對手清算制度的前提下,擴大一般回購交易模式,引入協議交易規則;調整一般回購申請的相關因素,包括提高價格籠操作機制和申請數量限制。按照制度安排,切實防范債券交易風險,如價格異常波動、異常交易等。
更重要的是,《交易規則》擬發布完善債券做市商制度的建立。
“債券產品的特點決定了其流動性差。很多債券交易價格不連續,交易申請不活躍。市場沒有底價,不知道價格是多少。”一位頭部券商債券卷根線負責人說。
實際上,為了提高證券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海外完善證券市場普遍采用做市商制度。大多數完善的證券市場,如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加拿大、瑞典等,都采用做市商制度。就中國而言,自2001年以來,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較早實施做市商制度,并日益完善,在持續價格、提高債券交易流動性、促進債券價格發現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他說:“在新規定下,機構銀行或券商將對低流通債券進行報價,包括買賣價格。這一舉動推出后,債券流通價格發現功能可能會明顯提高。“上市券商相關負責人表示,券商之間會在價格上形成激勵機制。誰報價更高,就會有更多的客戶找他們買賣,從而刺激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