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計算標準和公式
作者:公司變更 | 發布時間:2025-06-14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標準和公式
我國的稅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每一個公民都有納稅的責任,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標準和公式是什么呢?目前,由于公司會繳納個人所得稅,對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標準和公式不太了解。以下創業企行財稅網小系列將為您詳細講解相關信息。個人所得稅的計算規范以及公式信息,下面創業企行財稅網小編為大家立即介紹以下幾點。
一、 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標準和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月收入-5000元(免征金額)-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其他按規定確定的扣除。
(一)專項扣除如下:
1、兒童教育:納稅人子女接受全日制教育的相關費用,按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2、繼續教育:納稅人在中國接受繼續教育的文憑(學位)費用,在學位(學位)教育期間按每月400元的固定金額扣除。繼續教育相同文憑(學位)的扣除時間不得超過48個月。在取得相關證書之初,經營者接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和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費用按3600元定額扣除。
3、大病醫療: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經營者發生的與基本醫療保險相關的藥業費用,扣除醫療保險報銷后個人負擔(指醫療保險目錄范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萬元的部分,納稅人在辦理年度結算時,應當在8萬元的限額內實際扣除。
4、住房貸款利息:經營者或配偶單獨或共同使用銀行業或公積金住房抵押貸款購買中國住房或配偶的第一套住房貸款利息費用,在實際貸款利率發生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長不超過240個月。經營者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貸款的利息扣除。
5、住房租金:納稅人在關鍵工作城市沒有自有住房造成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下列標準扣除:
(1)每月扣除標準為1500元的市轄區、省會(首府)城市、方案單列市等國務院確立的地區;
(2)除第一項列出城市外,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城市,扣除標準為每月1100元;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準為每月800元。
6、贍養父母:經營者撫養一個或多個被贍養人的撫養費用,按下列規范統一扣除:
經營者為獨生子女的,按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2)如果經營者是非獨生子女,他們將與兄弟姐妹平均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金額,每人平均分攤金額不得超過每月1000元。需由贍養人分攤或約定平攤,或由贍養人特定平攤。需要被贍養人分攤或者約定分攤,或者被贍養人特定分攤。承諾或者具體分攤的,必須簽訂書面分攤協議,指定分攤先于承諾分攤。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具體的平均分攤方式和額度不能更改。
目前個人所得稅免稅起點為5000元,換句話說,5000元以下的收入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超過5000元的部分需要按一定比例繳納所得稅。此外,獎金及其債券等相關收入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可不繳納個稅。
(二)個人所得稅稅率規范:
以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為標準(居民個人所得綜合所得,每納稅年度收入扣除費用6萬元及其專項扣除,其他扣除后專項扣除余額按規定確定)
第一級:不超過36,000元,
二級: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10%
三級:超過14.4萬元至30萬元,20%,
四級:超過30萬元至42萬元,25%,
5級:超過42萬元至66萬元,30%,
6級:超過66萬元至96萬元,35%
7級:超過96萬元,45%
第二,有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以下是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稅:
(一)工資、薪金收入;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收入;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收入;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收入。
居民個人取得上述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簡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上述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
居民個人取得上述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簡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上述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經營者取得上述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按照本法要求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以上關于
計算個人所得稅